身為學校行政人員,我的工作之一是巡堂。也就是在上課時,巡查各教室的教學是否正常,有沒有突發的狀況需要協助處理。(雖然也有些老師把巡堂解讀為是「對老師的監督」,坦白的說,某種程度確實是。)
我覺得巡堂時,最讓我觸目驚心的景象倒不是看到鬧哄哄的教室,或發現底下偶 一兩 個作亂或分心做其他事的學生。我最不願意看到的,是在走過一間教室時,那堂課進行的教學內容叫做「考試」,然後我發現除了部份振筆疾書的學生之外,一個班上,已有接近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學生趴著沉睡。而那時,距離本節課上課鐘響可能不過十多分鐘而已,我無法確定這場考試要進行多久,但我確知的是考多久,那些學生就會睡多久。
- May 17 Sat 2008 12:04
沉睡的校園
- May 16 Fri 2008 10:37
什麼知識最有價值?從《Q&A》這本書說起
- May 07 Wed 2008 22:01
書的好媒人
前幾天檢討完習作後,距離下課只剩三分鐘,上新進度時間不夠,放他們自習學生又絕對吵鬧,於是我就說了一個最近在看的小說”The Dogs of Babel”(中譯為《巴別塔之犬》)裡的一段小笑話。
那個笑話是這樣的:有個男人帶隻狗進入酒吧,但酒保不准狗進來。男人就跟酒保說:「這是一隻很特別的狗喔,牠會說話。」於是酒保要那隻狗說幾句話來聽聽。男人開始問狗:「你說蓋在房子上面的東西是什麼?」狗回答:「Roof, roof!(屋頂)」;男人繼續問:「那麼砂紙摸起來怎麼樣?」狗回答:「Ruff, ruff!(粗糙的)」;男人再問:「史上最偉大的棒球選手是誰?」狗回答:「Rooth, Rooth!(貝比魯斯)」。結果酒保說:「夠了,老兄。你們兩個一起滾出去。」當一人一狗走出酒吧門口時,那隻狗疑惑的問那個男人說:「我說錯了嗎?難道是DiMaggio(狄馬喬)?」(不過我怕學生不認識狄馬喬,就改成了王建民了)。
- May 01 Thu 2008 21:36
“唸故事”給學生聽
剛開學的幾天,九年級通常會有個模擬考。考完後的第一次上課,按照慣例我會檢討一下題目。
那一天,我一進教室,才開始要檢討考卷,學生就很興奮的說:「老師,你那天跟我們講的“那個人”、“某個人”的文章,國文科的模擬考有考出來耶。」
- Apr 30 Wed 2008 21:05
勤真能補拙嗎?Who students are matters more than what teachers do?
- Apr 30 Wed 2008 20:43
學生為什麼要說謊?
那位老師有很強的道德感與精神潔癖,結果在帶班時,飽嚐痛苦。學生通常是不成熟的個體,於是各種任性而為、自私自利、欺負弱小、不交作業、和老師鬥法、對老師說謊的行為屢見不鮮。可是她卻完全無法接受學生的行為,她總覺得,個人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。
- Apr 30 Wed 2008 20:29
父母別為孩子做太多—漫談「蘋果橘子經濟學」的發現:Who you are matters much more than what you do!
這陣子先是看了天下雜誌報導不要做直昇機父母(註一),接著商業週刊又有一期報導尼特族子女現象(註二)。大致都是在分析現在的父母對子女過度關心、過度介入,反而導致孩子在學業上的超限負荷,卻在生活習慣的養成上十分低能。對自己的前途也不敢放膽嘗試。
接著這一期的天下雜誌2007年教育特刊「獨立與探索」,還是花了很多篇幅在講現代父母該怎麼放手讓孩子獨立,放手讓孩子闖盪世界。看完這些報導,我想很多父母大概都會深感苦惱、無所適從吧!畢竟孩子就只生了那麼一個、兩個,愛再多都嫌不夠,怎麼幫幫孩子寫個成長部落格、送孩子去拍沙龍照或細心安排所有的輔導課程,自己就成了過度介入、過度操心的「直昇機父母」呢?更可怕的是,父母這樣悉心照顧栽培的孩子未來還可能是充滿失落感、無能感,找不到工作、就不了業的尼特族。
- Apr 30 Wed 2008 19:42
鍥而不捨的”福爾摩斯”與天真單純的”犯人”
「垃圾分類」說來簡單,其實要嚴格執行真的很困難。學校上千人,教職員近百人,並不是大家都會那麼循規蹈矩認真做分類的。難免會有貪圖一時方便的人,隨手把垃圾一丟,管他是寶特瓶類還是紙類,菜渣還在保麗龍碗也是照丟不誤。不守規定的班級還比較容易查出來,但人來人往公共區域裡的垃圾桶憑空冒出“非法入侵垃圾”,去那裡找亂丟的犯人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