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(故事裡小女生的畫)  


這是朋友女兒小學一年級發生的故事。  


有一天,朋友夫妻倆帶著他們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女兒去新竹玩,途經義民廟,大人決定下車去參拜一下。  


女兒看到爸媽在拜拜,問他們在做什麼?媽媽就解釋了一下,拜這些死掉的人,可以和他們許一些願望,然後擲茭,如果神明同意了,就可以抽個籤,看看願望是否能實現。  


女兒說她也要拜。於是她也學著大人,拈著香,嘰咕嘰咕說了一大串,第一次擲茭—笑茭。朋友說,你要誠心誠意的求啊。於是小孩再度緊閉雙眼,誠心誠意嘰哩咕嚕又說了一大堆,大人都拜完了,小人還沒和神明說完。  


終於,小人求完了,朋友問她說:「你和神明求什麼呢?」女兒一付大人很不上道的表情,回她:「秘密啊!」。接著是抽籤,小朋友拿到了籤詩,看不懂意思,還是去找父母求援,媽媽再說了:「你要告訴我你和神明求什麼,我才能解釋籤裡的意思啊!」  


只見小女生猶豫了一陣,最後才不情願囁嚅的說:「我求數學考好一點。」 


******* ******* ******* *******

 

天啊!我不知道競爭壓力這片黑霧竟已舖天蓋地籠罩到小學一年級來了。事實上,這個小女生的數學並沒有不好,她只是“不甲意輸的感覺”,她在意的是別人的數學會比她好。

 

其實她的爸媽根本沒對女兒的成績有任何的要求,但似乎社會的氛圍、學校的制度設計,自然而然就讓這個小孩有了比較心、有了競爭的意識,也提早讓孩子感受到這種好還要更好的壓力。

 

於是這位我平常看到無憂無慮,集全家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阿姨舅舅無限寵愛的小女生,她全心所求的竟然不是要全套珍珠美人魚DVD,或是媽媽的化粧品組合,而只是這麼“卑微”的「數學考好一點」。

 

因為競爭的意識、因為學校喜歡“全面優秀”的學生,所以孩子必須全力以赴他們的每一個學科,為了要贏過別人,孩子必須沒有弱項,數學不好加強數學;作文不好就去補習作文,在一致性的要求下,孩子被迫花更多的時間去彌補弱點;相對的,他們自然沒時間去從事他們真心喜歡或擅長的科目—因為這些科目孩子已經很好了,不需再浪費時間加強了

 

之後我再看到這個小女孩時,我還是常稱讚她:「你畫的圖畫很漂亮、很有水準喔!」、「你說話滔滔不絕,口才好得很呢!」其實我真的想說的是,別太在意數學考得沒有別人好啦!根據上次那本蘋果橘子經濟學的統計結果來看,「父母是什麼比父母做什麼重要」。據我了解,她爸爸是學美術的,她媽媽大學聯考時數學只有3分(若不是英文考了接近滿分,早就落榜了),我想,就算是神明,恐怕對她的數學也幫助有限,倒是如果她能好好發揮她美術、語文的強項,她的未來還是能成為發光發熱的一顆明星。

       

 (小女生小二時的作品之一)    

   (作品之二:我這輩子都不可能畫得比她好)     
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greedywolf 的頭像
greedywolf

校園圍牆內的探索

greedywo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