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師大畢業後,我前後只服務過兩個學校。第一所學校服務了七年,現在這所學校也服務滿七年。也就是說,我已經教了十四年,今年邁入第十五年。
第一所服務的學校在南投埔里鎮某國中。由於我從小就是在台北成長、求學,所以分發到南投,算是離鄉背井,第一次離家一個人獨立生活。我在那裡,度過了生澀的初任老師歲月;也在那裡,感受到了濃郁的人情味和同事情誼。我很喜歡那所學校,當年填介聘,其實只是自己的人生面臨某種瓶頸,想換個環境重新接受新的挑戰,沒想到就介聘成功了,要離開那所學校,其實是萬分不捨的,特別是那些可愛的同事們。
於是從離開那裡之後,我每年的暑假一定都會回去個幾天,主要是看看老同事,也回去埔里,重新感受一下我生活了七年的地方。
然而,大約從離開埔里後的第二年再回去,我就感受到認識的老師在迅速減少中。當年一些很照顧我的同事們,大概都服務期滿可以退休了。於是,每年少則兩、三個,多則五、六位,大家以令人心驚的速度消失在校園中。我認識的人愈來愈少,新進的人愈來愈多。要不是當年和我同時分發的”戰友們”依然堅守在校園崗位上,我可能即將失去回去探望大家的勇氣。
今年的暑假,因為換了職務,一直抽不出適當的時間,好不容易在八月底快開學前,抽出了兩天的空檔到埔里。傍晚抵達埔里,同事們早就在另一位退休的夫妻組老師家為我安排了一個聚會,另外七位同事則各自拎著拿手好菜一起參與,我們就在蟬聲蛙鳴中,吃飯、喝酒、泡茶、聊天…每次回埔里,就像回到家一樣的溫馨自在。
在聊天中,隱約知道學校第二天要辦理全縣的大活動,這對退休的夫妻組本來就一直擔任學校的志工,所以他們明天也會去支援。我知道有幾位退休的男老師,幾乎定期會去學校為校園除草,我在當總務主任時,還好幾次羡慕這所學校有這麼多位志工到學校幫忙,而我的學校只有進桑一人,偌大的校園,進桑往往從前門除到後山時,前門的草又長得快和人一樣高了。
總之,聽起來,第二天是個大活動,大家都摩拳擦掌要拿出最大的努力和誠意,讓大家感受到這所學校的向心力。
第二天,我借宿的同事一早就去學校了,我起床後,也騎著她留給我的機車到學校看看是否有我可以幫忙的地方。才一進活動中心,居然發現報到處的工作人員全是學校的退休老師,算算也有一、二十位了。我真是太開心了,前幾年根本無法見到這麼多人,沒想到拜大活動所賜,大家全部回來了。
我們一邊幫忙活動,一邊在空檔時坐在辦公室、在樹底下聊天,時光彷彿一下倒退十多年,我又像個剛畢業的肉腳年輕老師,受到一群資深老師的呵護、提點與照顧。
在辦公室和一群退休男老師聊天時,他們說到退休後在學校擔任志工的工作內容:把草地整得又平又漂亮、將一處空地砌上了工整的地磚,還有,修理學生課桌椅,做專業加工!
課桌椅加工?
這下讓總務剛卸任的我興趣全來了,連忙問是怎麼一回事?
退休老師們立刻拿來一張椅子現場解說,原來學生坐椅子時,特別喜歡把椅子當搖椅一樣搖晃,久了,椅子自然就會解體。一旦解體,學生可能還會拆下椅腳來玩,等那時再修理,難度就更高了,而且一個工友也沒辦法應付學生對椅子的損耗破壞,於是這些老師們,開始將椅子最容易脫落的接合處,釘上固定的板子,這麼一來,椅子變得更牢固,也不會出現大量壞掉的椅子了。
(紅圈處就是椅子最容易鬆脫的地方,因為學生當成搖椅在搖)
我真是佩服這些老師的觀察力和巧思,這種眉角,大概也只有長年當導師的他們,知道如何應對克服了。
聊著聊著,快到晚宴前的佈置時刻了。現任的校長很有巧思,想利用校園優美的環境辦理戶外晚餐。為了增加用餐氣氛,校長希望在校園池塘裡放浮水蠟燭。只見那些退休老師,彎得下腰的,就一個一個點燃蠟燭放進水裡,無法蹲下彎腰的,就協助將蠟燭開封遞給放蠟燭的師生。大家做得很開心,還稱讚這位校長有創意也有執行力,重點是,很尊重這些退休老師,隨時把感謝掛在嘴邊,表現在行動上。
當夜幕低垂,而水面上映著點點燭光時,我的心裡是感動的,看到大家在退休後仍對服務十幾年、二十幾年甚至三十年的學校依然這麼關心、這麼有向心力;看到大家退休後依然有這麼好的同事情誼,同心協力完成一項學校大活動,突然覺得我這一趟來對了,我好像又重新燃起一股熱情,準備迎接下一學年的挑戰。
開學前的研習時,我和現在的同事分享這一段經驗,重點是,希望大家珍惜「在一起的感覺」,同事們感情好,會對現在的工作場所更有向心力,工作也更愉快。後來一位同事告訴我,那一刻,老師們都被我所訴說的故事感動了。或許,在大家常常對教育感到無心或無力的現在,就是需要更多的典範與感動人心的故事吧!
我很幸運曾與這麼棒的同事一起共同合作過!